休宁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生活百科、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3-06-21 15:31:41
“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在清代,清明时节有摘新柳佩戴的习俗。因为清明不仅是个祭祖的时节,也是个人运势调整的当口。时至今天,涉及到每家每户的清明扫墓,其中的禁忌和规矩,有些人懂,有些人还茫然不知。
本篇谈现代的扫墓禁忌,首先要说的是扫墓时间,当然以清明时节内的任何一天都可以。《历书》上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作为“时年八节”之一的清明,节期很长,全国各地习俗不同,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其实在清明节前后总共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现在的4月5日为清明节,并非传统的日子,而是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国定假日清明节。将这条习俗说清楚了,不必一定要在4月5日去遭受堵车和人潮拥挤。最好避开午时,大忌傍晚。
到达墓地,第一件事情是要对墓碑、墓前陈设(诸如围栏、明器、石雕等)、明堂和香炉,一一拂尘清洗,若是山上有土的墓地,宜清除杂草,同时添盖新土。在清洗和填土的同时,认真的检查墓地,若有开裂、坍塌、损坏或异常情景的,在祭拜后,尽快修复或调整。这一点非常重要,关系到扫墓人家族的兴亡祸福。
墓地的香炉,经过整年的日嗮雨淋和灰土板结成块,所以要对香炉进行松土,整理到可以插香的程度。做到插香一次即稳当,大忌插香后发现插不住,再拔起重插。供品摆设,应该尊重当地的民俗和民习,不能标新立异,可以是鸡鸭鱼肉等酒菜、鲜花、茶点、素果、糕饼等,如果选择亡者生前喜好的食品,比较适宜。但供品只能单份,忌讳同样供品出现双份。
跪拜上香,是整个扫墓的重要环节,切记祭拜不是拜佛,没有“头香”一说,不必争先恐后。以辈分长幼排序一一跪拜上香。也可以由家属中推派一人统一插香。家属成员跪拜位置,也以辈分长幼排序。其中的禁忌是外人不能参与。亡者的朋友或敬仰者,可以前往墓地扫墓缅怀,但不能穿插在其家属的跪拜上香行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