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我庆幸是英国殖民新加坡,对于他们的离开,我心怀感恩

2022-09-20 01:31:01

7994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7994.xyz

千年伟人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而殖民扩张显然就是资本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几百年的殖民浪潮当中,无数国家的人民百姓沦陷为殖民者的奴隶,吸食着这些被殖民国家和民族的鲜血,铸就了殖民国的辉煌。

因此在大多数国家眼中这些殖民者无异于就是强盗,应当永远被钉在本国历史的耻辱柱之上。但对于殖民者,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我庆幸是英国殖民新加坡,对于他们的离开,我心怀感恩”,令人疑惑不解。

一:征服与掠夺,殖民新加坡

新加坡位于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之上,有着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19世纪英国在全球范围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新加坡未能幸免遇难。新加坡原本属于马六甲苏丹王朝统治,181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名职员莱佛士登录新加坡。

按照殖民者的恶习,照例的将新加坡划为东印度公司的管辖地,开始了对新加坡长达一百多年的殖民。1867年,由于殖民形势的变化,新加坡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始凸显,英国政府将新加坡提升为海峡殖民地,受英国政府直接管辖。

随着英国对新加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到19世纪末,新加坡已经由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一个繁荣的贸易港口。新加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橡胶的种植,英国殖民者强行要求当地居民种植橡胶。

在剥削和压迫当地人民的同时,也客观的推动了当地橡胶种植业的蓬勃发展,新加坡也是当时全球重要的橡胶种植和加工基地。一战结束后,英国政府为了加强统治,斥巨资在新加坡修建了一个大型的军事港口,丘吉尔称新加坡为东方的直布罗陀。

由此可见英国殖民者对新加坡的重视程度。殖民体系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随着新殖民帝国的兴起,必然会对老牌的殖民国家发起挑战,日本通过近代化的改革,迈向了资本主义道路,跻身于殖民扩张的浪潮当中,逐步由殖民扩张的受害者变成凶手,肆无忌惮的周边国家。

1941年12月7日,日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随后又向南扩张,先后占领马来西亚等地,1942年2月,英军在新加坡之战当中惨败,十余万英联邦军队沦为阶下囚,新加坡走向了日本殖民时代。

日本对新加坡当地的居民特别是华侨展开了疯狂的杀戮,先后大约有两万余人被日军以各种借口带走,秘密杀害。相比于英国殖民者的温和殖民,日本殖民者的手段狠辣,稍有不慎就可能身首异处,在日本殖民者的统治下,新加坡不复当年的繁华,一片萧条。

二:何去何从,走向自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殖民体系终将迎来崩溃,1946年,英国统辖下的新加坡,正在酝酿一场独立,经过近7年的斗争,新加坡得以修宪成功,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而在新加坡走向独立自治的过程当中,李光耀表现突出,成为新加坡政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李光耀毕业于当地的莱佛士书院,之后留学于英国,回国后开始从事律师工作,恰逢新加坡独立运动高涨,李光耀投身其中,作为代表与政府谈判而名声大振,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1953年新加坡举行首次选举,李光耀顺利地当选成为立法院的议员,与马来西亚共产党合作,为新加坡一起争取独立。经过多年的奋斗,英国殖民者大势已去,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正式成立,李光耀领导下的人民行动党顺理成章的成为第一大党。

李光耀本人也出任新加坡自治邦政府总理。之后新加坡举行全民公投,正式地加入马来西亚,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合并后,并没有预想当中的和睦,双方之间在治国理念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分歧,马来西亚对新加坡采取的政策激起新加坡人的不满。

值得一提的是李光耀本人对于共产党的理念是相当反感的,在带领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的同时,李光耀开展清党行动,与人民行动党内的亲共分子决裂。但马来西亚方面却以新加坡资助共产党为利用而关闭了新加坡的中国银行分行。

在种族歧视、政治冲突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渐行渐远。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正式脱离马来西亚,独自建国,李光耀成为新加坡的开国总理。

刚刚独立成国的新加坡为了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先加入联合国,后积极的推动东盟的成立。但新加坡的这些举措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不少国家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蕞尔小国能够长久的存在保持疑问,特别是当时新加坡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

住在问题,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失业率极高,种种难题让国际社会并不看好新加坡。新加坡为了走出困境,开始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发展工业和经济,大力地引进外资,在新加坡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新加坡很快的走出了困境,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中心。

新加坡和当时的另外其他三个东南亚国家并称为亚洲四小龙,赢得了世人的尊敬。按理说新加坡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新加坡人民的共同努力,但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新加坡的发展离不开英国的殖民,对于英国的离开,新加坡人民应该心怀感恩,令人疑惑不解。

三:心怀庆幸,原因何在

李光耀为何会对英国殖民者心怀感恩,甚至庆幸的是英国殖民新加坡,难道李光耀真的是在刻意讨好英国殖民者吗?首先李光耀感激英国殖民者的原因在于英国在殖民新加坡的同时,客观上建设了新加坡,为李光耀执政时新加坡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英国殖民新加坡之前,新加坡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不毛之地,地处偏远,社会还处于相对落后原始的状态。英国殖民者占领新加坡之后,由于新加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英国殖民远东的重要据点。

因此出于方便英国殖民亚洲的需要,还是建设新加坡,英国还是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技术在当时领先全球,不可避免会将英国先进的制度技术带到新加坡,从而在殖民新加坡的时候,客观上推动了新加坡的近代化。

二战结束后,到英国失去殖民新加坡的权力之后,新加坡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贸易和交通中心,为后来新加坡的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是英国殖民新加坡时相对温和,经过百年的潜移默化,新加坡人在心理上对英国有一定的认同感。

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英国殖民者看重的是新加坡优越的地理位置,并非是看重新加坡本地的资源,因此英国殖民新加坡时,对于新加坡当地的居民而言,相对较少受到来自殖民者的压迫与掠夺。

因此英国殖民者和新加坡人民的民族矛盾就不会显得如此突出,加之英国前后殖民新加坡的时间高达一百多年,在英国殖民者离去的那一段时间内,也并没有发生什么流血冲突,一切都是在谈判当中顺利进行。

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新加坡人对于英国殖民者还是有不少认同感和归属的,自然而然的李光耀对于英国殖民者并没有多大的痛恨,反而对英国殖民者留下的遗产而心怀感恩。

再有就是英国殖民新加坡给新加坡人带来了不少其他“好处”,英国殖民全球之时,还在全球范围内输出文化、技术等,时至今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英语成为世界运用最为广泛的语言。

而新加坡背靠马六甲海峡,做着全球的生意,通过英语这一全球化的语言,给新加坡人带来不少优势。而且英国人还给新加坡人留下高素质的教育体系,为新加坡人在立足于世界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从客观来讲,英国人留下的遗产对于李光耀而言的确是大有裨益。最后就是李光耀个人的因素,李光耀生活在英国殖民新加坡的时代,从小受到的是英国的殖民教育,青年时期又赴英国留学。

李光耀的成长经历注定了在李光耀的内心深处多少会对英国有崇拜之心。而且新加坡作为一个蕞尔小国,面对英国这样的大国,自然要寻求庇护,新加坡虽然独立,但依然还需要英国这些大国的保护和支持,或许这也是小国的悲哀吧。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休宁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生活百科、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休宁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