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风险的研判报告

2022-08-19 17:26:02

云手机 http://www.mangoysj.com/

战争是人类处理矛盾冲突所采用的最为尖锐暴烈的方式,是政治的延续,有的战争在被压迫民族和压迫者民族之间展开,这是民族矛盾最为激烈的爆发。有的战争在帝国主义国家和被压迫国家之间展开,这是国家矛盾最为激烈的爆发。还有的战争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展开,这是阶级矛盾最为激烈的爆发。

世界大战是世界政治矛盾总集中的一个总爆发。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德国,弱小的帝国主义国家意大利,还有民族矛盾尖锐,统治风雨飘摇的帝国主义国家奥匈帝国结成了同盟。

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法国,世界霸主英国,还有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同样风雨飘摇的沙俄结成了协约。

在这结盟起来的主要六个帝国主义国家中,存在非常多尖锐的矛盾,不仅这6个国家之间有矛盾,连带新兴的美国也卷进了矛盾中。以下就是一战前世界主要各国的矛盾:

第一对矛盾是美德矛盾,美国和德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拉丁美洲和菲律宾的争夺上。拉丁美洲的化工和机器市场中存在着尖锐的美德企业矛盾。

在拉美的机器产业中,德国的市场份额仅仅比美国高三个百分点,化工领域更是齐头并进,在拉美,美德之间有经济矛盾,在菲律宾,美德之间有地缘矛盾。

第二对矛盾是意土矛盾,意大利对地中海的殖民和战争的直接矛头是奥斯曼帝国,意大利趁奥斯曼衰落之势,引发摩洛哥危机和利比亚危机,将殖民的脚步踏上了非洲。意大利和土耳其之间的矛盾是民族矛盾。

第三对矛盾是意法矛盾,由第二对矛盾引发。法国人垂涎北非已久,在利比亚做了不少工作,突然被意大利摘了桃子,由此引发了尖锐的意法矛盾。意法矛盾是典型的帝国主义地缘矛盾。

第四对矛盾是意奥矛盾。意大利试图染指巴尔干,奥匈帝国将巴尔干视为后花园,由此引发了意大利和奥匈在巴尔干的地缘矛盾。

第五对矛盾是美日矛盾,美日矛盾错杂,第一是美日关于如何处理东亚有较为尖锐的经济矛盾,美日双方都想把北洋中国作为经济殖民地,这是美日之间的经济矛盾。第二是军事矛盾,围绕太平洋势力范围如何划定,美日之间也存在纠纷。

第六对矛盾是俄土矛盾,俄土历史上爆发过十次战争,在一战前没有具体的利益冲突,但是有一个世仇的因素。

第七对矛盾是英德矛盾,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渐崛起的德国人开始在世界各地寻找殖民地和原材料市场,先在德兰士瓦通过代理人战争大打出手,后在中国山东德军直接登陆,挤占英国市场。

再之后,德国人要进入中东,打算修建巴格达铁路,通过铁路和海军延伸势力范围,但是铁路往中东延伸,那里是英国的势力范围,海军去了大清国,那里还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因为清朝的海关都是英国办的。

也就是说德国不论如何做,都会侵占英国的利益。

在德国看来,德国有德国的天经地义那就是生存,在英国看来,英国也有自己的天经地义那就是霸权。这对矛盾不可调和,纷繁复杂,有地缘的因素,有经济的因素,有民族的因素,异常尖锐。

第八对矛盾是德法矛盾,德法之间矛盾舆论闹的很大,但实际上不大,只有两个因素在里面,第一是资源领土矛盾:普法战争导致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归属权产生了矛盾,第二是权力矛盾:谁来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领导权上,双方有争议。

第九对矛盾是奥俄矛盾,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对巴尔干有想法,沙皇俄国支持塞尔维亚独立,奥匈帝国要吞并塞尔维亚,是一对尖锐的地缘矛盾。

这九对矛盾是世界主要大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的,不管怎么九九,始终要归一,不管怎么复杂,一定有一个主要的矛盾,这其中的主要矛盾就是后发国家德国和世界霸主英国之间的矛盾。

其他国家的矛盾为什么不是主要矛盾,甚至不是次要矛盾,只是小矛盾,随便举个例子,法国也是大陆国家,法国和英国的矛盾就很小,因为法国在西非有广大的殖民地,同为殖民者,无非是第一第二,大家协作。俄罗斯也是大陆国家,英国和俄罗斯的矛盾也较小,因为俄罗斯也有广袤的势力范围。

只有新兴的德国,刚刚完成工业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赶了一个末班车。别人扩张的时候德国在分裂,德国统一完世界已经被瓜分完了。

统一完毕的德国完成了工业化,陆军强大到击败了法军,打赢了普法战争,但是海军依然十分孱弱,只能远航青岛。

不得已,德国虽然海陆齐下,但是还是以陆为本,开始扩张势力范围。

铁路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基建,谁的铁路修过去,谁就掌握了当地。德国人的巴格达铁路一旦建成,在战争时期可以快速调动军队进攻英国在中东的能源产地和英国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还可以切断苏伊士运河英国的海上航线。

这引起了英国方面的极大警惕,英国人认为巴格达铁路一旦建成通车,德国势力必将进入亚洲中东地区,将会严重威胁和损害英国在中东的利益,甚至会和英国争夺亚洲殖民地。

德国人这么做,是有现实考量的,英国人有强大的海军,德国短期内搞不定大海军的建设,只能通过陆地铁路去延伸势力范围。以拖待变,但是英国人显然拖不起,索性直接扩军备战。

英德矛盾尖锐、复杂、不可调和,新兴大国德国和老牌霸主英国之间的矛盾不是大陆国家和海洋国家的矛盾,而是生存空间退无可退的新兴国家和老牌国家的矛盾。

德国的邻国是一个风雨飘摇多民族混合的多元帝国,对巴尔干的塞尔维亚有想法。

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这个首鼠两端边都吃的国家过从甚密。于是这三个国家因为现实利益站在了一起。

孤悬海外的霸主英国虎视眈眈,但是忧心忡忡。

刚被德国击败,在和德国的战争中帮助德国完成统一的老牌发达国家元气大伤。

最后他们拉上了同样在巴尔干地区有想法的多民族国家沙俄签订了三国协约。

我们很难说当时的局势像什么,我们只能在历史中寻找答案。彼时彼刻的空气一天天的严肃了起来,一天天的尖锐了起来,气氛一天天的紧张了起来。

我们知道的历史是:英国人研发了毒气弹,开始把生物化学武器作为一种军事装备,准备用在战场上。

我们所能知道的现实是马里乌波尔的钢铁厂投降了几批人后,那几批人不是几个人,加起来有3000多人。俄罗斯就开始举行抗击疫情爆发的演习,抗击的对象是比新冠致命性更强或者传染性更强的病毒。

俄罗斯看到了什么资料?这么快就开始演习抗击疫情了?这3000多人里面到底有什么人混进去了?被俘虏后说了什么?

美国的猴子不是最近才从实验室跑的,马里乌波尔的人一被抓,猴痘就雨后春笋一般出来了,立华我不是很愿意相信一个论调,那就是马里乌波尔的钢厂坚持多一天,这个病就会被西方捂一天。但是结合新冠的表现来看,确实会如此。

我们国家一天不讲,他们就一天不认。

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是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边境举办演习,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民主主义枪手杀害。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塞尔维亚的盟友沙俄立刻开始对奥匈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我们所能知道的现实是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演习后发起了特别军事行动。然后芬兰要加入北约。

芬兰如果加入北约,欧洲和美国就和芬兰结成了盟友。现在梅德韦杰夫已经表态了,要打击芬兰,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俄军已经开始在俄芬边境集结。

所以,现在到了我们要研判第三次世界大战风险的时候。打起来的可能性有多大?芬兰的头有多铁?北约要不要它加入?俄军要不要打芬兰?

特别是往亚太方向看,美国人执意要打台湾牌,在不断拱火,布林肯想要挑唆台湾当局和我对立起来,当下一个乌克兰,拜登还要去拉日本,给局势加一把火。

所以,现在到了我们不得不研判第三次世界大战风险的时候。布林肯军事冒险的可能性有多大?台湾当局有多头铁?

是否存在反对美帝国主义霸权的国家两头出击,在欧洲和亚太同时向美帝国主义反击的可能?印度到时候往哪边站队?

经过商讨,我们的结论是这样的:

目前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较小。土耳其的埃尔多安以交出居伦、批准军售、打击库尔德等高到天上去的条件拒绝芬兰加入北约,目的就是降低世界大战的风险。

土耳其的埃尔多安在竭尽全力做西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对世界和平居功至伟。

现在在东线,韩国的总统尹锡悦表现出了想要调停的态度,尹锡悦毕竟是和我们学习过反腐经验的人,可以理解。但是韩国在美国人构建的印太合作中地位不高,刚刚表现出调停,就要被抛弃。

拜登这次来商量事情,就把韩国人排斥了出去。

不管他们怎么搞,现在打世界大战的风险是不大的,顶多是打一下局部的战争,既然是局部的战争,我们就不害怕任何的军事挑衅和军事冒险。

拜登的个性我们是知道的,乌克兰的马里乌波尔坚守时间还不如伊拉克的费卢杰久,俄军在北顿节节推进,拜登就不给乌克兰共享情报了。

伊朗打了摩萨德,革命卫队就不是恐怖组织了,土耳其一强硬,库尔德工人党就是恐怖组织了。看下来,拜登根本没有一百年前英国人的血性。

现在不管美国人来和我们说什么,我们都只管一件事。

美国人来和我们讲朝核问题,对不起,只要你们还在台湾问题上错上加错,我们就一概不管。甚至不介意让局面再升级一下。

美国人来和我们讲乌克兰问题,对不起,只要你们还在台湾问题上错上加错,我们就一概不管。甚至不介意让局面再升级一下。

美国人来和我们讲伊核问题,对不起,只要你们还在台湾问题上错上加错,我们就一概不管。甚至不介意让局面再升级一下。

英国人来和我们讲任何问题,对不起,马岛属于阿根廷,其他的风太大,我们没听见。甚至不介意让爱尔兰和苏格兰独立一下。

祖国统一的问题可以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如果有人非要把它作成一个问题,甚至因为个人的傲慢、政党的惯性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把局面推到危险的境地,那我们不是很介意让局面再升级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休宁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生活百科、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休宁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